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时间:2024-01-11 作者:日出网

相关推荐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精选11篇。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做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

(屏幕出示红领巾图)

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实物,以及帮学校计算要用多少布这样的事例,激起了学生想知道怎样去求三角形面积的欲望,从而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寻找思路:(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1)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

师: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剪多问,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与平行四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觉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诱发了心理动机]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提供许多思路,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评价鼓励.)

师: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屏幕出示课本84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引发思考)

接着出示思考题:

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

每个三角形与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有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必然会产生: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呢从而让学生自己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铺垫.]

2.分组实验,合作学习(音乐)

(1)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或剪拼.

屏幕出示讨论提纲: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设计意图:这里,根据学生"学"的需要设计了一个合作学习的程序,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己解疑释惑的机会.]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困生:你是怎样拼的能说一说你的拼法吗(若学困生含糊的,动画显示一个作好高的三角形,移出一个与它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再把这个三角形旋转,移动,和下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让学困生模仿练习)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现代小学数学》第九册第31~35页,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能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三、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练习:你会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吗?这些图形的面积在计算时,同哪些因素有关?

出示:

2.提问:图(4)是一个什么图形?你会计算它的面积吗?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同哪些因素有关?

3.揭题:大家猜得究竟对不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大胆地提出假设,为新课展开做好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急于想验证假设的认知欲望。】

二、新课展开。

(一)实践活动。

1.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如下一套图形。(同桌合作)

(1)测量各平行四边形(含长方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积,并填入表格内。

(2)找出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将相应的编号填入表格内。

(3)分组讨论:

①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请填入表格内。

②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4)汇报、交流,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又从找对应关系中,渗透了对应关系的教学。】

2.验证。

(1)拿出如右图的三角形,要求剪一刀或两刀,拼成一个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数学课堂教学参谋

(2)汇报、交流:学生有几种剪拼法,就交流几种。如:

6×4÷2 6×(4÷2)

=12(平方厘米) =12(平方厘米)

6×4÷2 6÷2×4

=12(平方厘米) =12(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验证,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同时从启发学生应用不同的剪拼法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归纳、小结。

1.从上面的实践活动中,你能说出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三角形的面积同哪些因素有关?证明“三角形面积=底×高÷2”。(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怎么写?(板书: s= ah÷2)

(三)应用。

例 一块三角形钢板,底是8米,高是2.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试做后,反馈、评讲。

【设计意图:通过试做例题,让学生及时把发现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应用于实践,同时起到及时巩固作用。】

三、巩固练习。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①底8米,高7米 ②底5分米,高12分米③a:4厘米,h:2.5厘米 ④a:20分米,h:5.4分米

2.课本35页第②题,看图填写答案。(每一格代表1平方厘米)

这些三角形的高都是____厘米,底都是____厘米。

这些三角形的面积都是:□×□÷2=□(平方厘米)。

3.先量一量,标出图形的长度后,再计算各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三道基本练习,进一步促进全体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尤其是第3道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二)分层练习。

a组学生:做选择题。

①求右图面积的算式是( )。

a.9×4÷2 b.15×4÷2

c.15×9÷2 d.15×4

②求右图面积的算式是( )。

a.5.2×3.5÷2

b.5.2×4.1÷2

c.4.1×3.5 d.4.1×3.5÷2

③求下图面积的算式是( )。

a.25×20 b.18×25

c.18×20 d.18×20÷2

b组学生:做课本第15页第

②题:在格子图上画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并在表中分别填上所有三角形的底和高。(图、表见课本。略)

c组学生:先求出下面三个三角形abc、bcd、bce的面积。再比较一下,它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使 a、b、c三层的学生在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方面均有提高,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研究了哪些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是什么,你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总结了所研究的方法,真正体现出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导之以“渔”。】

五、布置作业。(略)

(此文获“第二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征文大赛”一等奖)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师: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生活动

思考与调整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h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2)要让学生说清是如何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四、课外延伸:介绍第16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

拼摆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倍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教学得与失:

课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84~P85的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计算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红领巾、每个小组准备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师:(出示一条红领巾)同学们,这是一条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的?那你们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

2、揭示课题。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操作“转化”,推导公式

1、寻找思路。

师:是的,我们还不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那同学们想一想,开始我们同样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来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板书: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师:大家想想,怎样“转化”呢?可不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呢?

2、动手“转化”。

师:看来用“割补”方法很难“转化”。那我们可不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来“转化”呢?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请大家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开始吧。

小组合作拼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拼好了吗?用这种拼一拼的方法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呢?谁来说一说,你们用这种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图1图2图3

师:同学们,为什么有些小组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小组却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呢?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评析: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不同类别,弄清拼成不同形状的原因。]

3、尝试计算。

师:同学们真棒,大家都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现在请同学们看图1。(教师在图1中标示数据,如下图)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就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那么,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又分别是多少呢?

[评析:引导学生说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等底等高,为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作铺垫。]

师: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你们能求出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算一算吧。

师:算完了吗?它的面积是多大?

师:我们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这个绿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大呢?想一想,小组同学商量商量吧。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开动脑筋,已经算出了这个绿色三角形的面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你们会计算屏幕上这个蓝色三角形的面积吗?算一算。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又计算出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看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你们还能计算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评析:由清晰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到由一实一虚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再到一个独立的三角形,面积计算逐步深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思维含量非常丰富。]

4、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尝试着求出了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大家都算得很好。那么现在你们能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下来吗?先写一写,同桌同学再商量商量吧。

5、理解公式。

师:同学们,老师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你们写这个公式时用三角形的底乘高呢?“底×高”表示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还要“÷2”呢?

[评析:通过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困惑,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含义的理解:“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难点,更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6、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你们会不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写一写吧。

[评析:拼一拼、算一算、说一说、写一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自己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自然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动手起推导出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课本P85页的数学常识。)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为落实这一目标,这部分教材均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已经亲身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亲身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不仅可以借鉴前面“转化”的思想,而且为今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海淀区的二里沟试验学区,学生接触的教材是全新的,学生所受到的教育的理念也是全新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学生学习方法的不断积累,学生学习的渠道也是多方位的,多数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敏捷的。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使得已有知识基础、探索新知的快慢程度等也会出现差异。

四、教学设计:

(一)由谈话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还记得它们的面积公式吗?(一人回答)

还记得正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平行四边形面积呢?

小结:看来,我们所学习过的面积公式,都是在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转化推导出来的。

2。 谁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老师调查一下:

①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举手。(可能多)

②不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举手。(可能不多)

③不但知道公式,而且还知道怎样推导出来的举手。(可能不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亲身体验一下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

(二)探究活动。

根据你们前面的学习经验,猜一猜应怎样去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转化]

下面我们将按小组来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介绍学具袋中的学具。

2、出示探究目标和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建议:边动手、边想、边说。

(1) 你把三角形转化成了你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原来的三角形和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3)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为什么?

3、同学们自选学具,想一想就可以开始了……

(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为汇报选取针对性较强的素材。)

了解一下学生们探究了几种方法(至少保证每人找到一种方法)后,叫停。(此时注意发现不同方法)

4、汇报:请××同学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在他说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听,以便予以补充。(交流过程注意引发学生间的争论)

① 直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推导……

② 用一个三角形折成长方形推导……

③ 将一个三角形用割补法推导……

(若学生用任意三角形,注意指导沿“中位线”剪开)

……

5、师生共同小结:同学们分别总结出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于是[随即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请同学再用自己喜欢的其中一种方法说说为什么?(扩大战果)

总起来说,不管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还是用两个三角形;也不管是用拼摆的方法,还是用割补的方法,都是在想方设法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可见,你们学习的时候很注重学习方法,而且“转化”的这种数学思想正在你的头脑里逐渐形成。

(三)巩固练习(机动)

我们来试着运用这个公式:

1 基本题 先问:要想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再出示数据,然后计算。

2 基本题

3 基本题

(由2、3题解决“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

4 提高题 有一直角等腰三角形,它的斜边是10厘米,你会求它的面积吗?

(四)总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感受?

(重点总结心得体会或经验教训。)

五、教学反思:

新课标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新理念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如果我们将数学公式的教学仅仅看成是一般数学知识的传授,那么它就是一个僵死的教条,只有发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才能演绎出生动结论。

这节课,我将知识目标定位为: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深刻体验和感悟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力目标定位为: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情感和意志目标定位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整节课是围绕着“通过学生发现三角形与已知图形的联系,自主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体验和感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个教学重点展开。并注意从每一个细微之处着手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比如揭示课题后,我便对学生进行调查:哪些同学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哪些同学不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有就是有哪些同学不但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还知道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而帮助他更好地完成学习的过程。他如果是第一种回答,我会表扬他,不但能在学校学到知识,而且还能通过上网、读书等渠道学到知识;他如果是第二种回答,我会告诉他,没关系,这是新知识,只要努力就能学会;他如果是第三种回答,我会鼓励他继续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总之,让不同的孩子尽自己的所能学不同的数学。

这节课学生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活动中是自主的、是开放的,让学生体验了“再创造”,本节课的最后一道练习题也是开放的,他让学生体验着数学的无穷魅力。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识别图形,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师设计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目的是以“动”促“思”,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迸发出创造新思维的火花,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进行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空间和广泛交流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把学生的汇报和多媒体的演示相结合,进一步体验图形转化的过程。练习设计做到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当。即从基本题入手过度到综合题,引申到思考题。其目的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础中得到巩固,在综合中得到沟通,在思考题中得到升华。如最后一题的设计,它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6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湖北省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王伟 指导教师:石有春 侯晓红

教材简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其公式推导的方法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将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探索研究未知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后,又为进一步学习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9—73页《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掌握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拼摆,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公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自主探索能力及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等。

教学准备:剪刀、方格纸、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师:同学们想不想到王老师生活的城市和学校的绿化带去参观一下?好,请跟我来!(点击课件出现各种形状的花坛其中包括三角形的花坛,最后画面定格在学生们测量花坛的情形中)咦?这些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原来他们想知道这些花坛的面积,那我们能不能帮帮他?

生:能(学生踊跃回答,但在回答三角形的花坛面积该怎样求时出现了疑问)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三角形花坛的面积啊?(想)那就得知道应该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呀?我们这一节课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好吗?(教师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一开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学校校园场景,让学生从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说出三角形花坛要求出三角形的面积时,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自主探索已经找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一节课我相信只要你们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可以自己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谈话启思。

师:请大家拿出你们课前所寻找到的你们认为实验需要的素材,自行确 定研究方案,希望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拼,可以折,还可以摆。小组里的同学可以互相合作、讨论,看哪一些小组能找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讨论结束之后我们将开一个现场发布会还要颁发小组和个人的“杰出发现奖”![让学生在课前寻找需要实验的素材,课中自行确定其研究方案,真正实现了根据学

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操作探索。

(1)小组合作探索、操作。

(2)小组交流。(学生积极踊跃的动手动脑,教师融入其中并适当给以启发)

3、开始现场发布会,展示学生的拼摆情况。

师:好,大家刚才的讨论热烈而认真,我看到很多小组都已经找到了三 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我们就来现场发布吧!哪个小组先来把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好,你们先来。(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进行展示)生:我们小组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到三角形的面积。师:那你们是如何数的呢?

生:方格纸上每一格代表一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数,所以我们数 出这上面的三个三角形面积都是24平方厘米。

师:恩,可以,数方格也是一种方法,让我们来看一下电脑博士是怎么说 的?(点击课件,通过动画展示数方格的过程)数的很正确!哦?别的小组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太麻烦!如果三角形面积再大一点的话就不好使用 了。

师:这么说你们有更好的方法?好先请这一组的同学先上位,你们来展一 下你们的成果,怎么样?

生:好,我们拿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 师:你们怎么知道它们完全一样呢?

生:因为如果把它们叠在一起的话,会发现它们完全重合,然后我们将其 中的一个三角形进行旋转,会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师:哦!你们真善于发现!那你们的结论是什么呢? 生:我们还发现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底。高 等于这个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哇,你们说的太好了!老师一定要拥抱一下你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电 脑博士是怎么说的?(课件演示整个重合→旋转→平移的过程,并说出推导过程)恩,和电脑博士说的一样,你们真不简单!老师要颁发给你们一个杰出发现奖!同学们为他们鼓掌祝贺吧!并把你们的成果贴在黑板上。其他小组也要来展示,好,你们小组来。

生:我们用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过程跟上一组一样,我们的结论是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好的,我们来看一下电脑里有没有这种方法?(课件演示)你们的方 法也很好。

生:我们小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我们的结论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我们小组用的同样是直角三角形,但我们拼成的是一个长方形。这个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的高,所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并且我们还发现如果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但结论也是一样的

生:我们小组是用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将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 的三角形,这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我们是用一个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将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直角三角 形,结论也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点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学生们的 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在课堂上,及时点拨、鼓励学生,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师:好,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方法,如果大家觉得还有 什么好办法,我们可以在下一节实践活动课继续讨论。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黑板上大家的研究成果吧!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将平行四边形的贴图贴在黑板上)而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将三角形的贴图贴在黑板上)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法

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如果用字母S表示面积,a、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字母怎样表示公式?(板书:S=ah÷2)

3、评价体验。

师: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也为你们 自豪!瞧,连智慧姐姐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动画演示)她带来了一些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

生:愿意!

四、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1、先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分别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2、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你能算出下面哪个三角形的面积?

3.先指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这组练习题,着重训练学生正确判断三角形的底和高,并有意识地把斜边当作高,让学生辨别,可以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第2题的图形可以有多种方法计算面积,但是必须是这个图形的底和相应的高。这些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是十分有益的。] 4.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画阴影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你能在图中再画一个与画阴影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

五、质疑调节,总结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会用它来进行计算。生: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得出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真是太高兴了!

[在探索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六、布置作业,课后探索。

1、我们的红领巾是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成的,现在你知道怎样求一 条红领巾的面积了吗?

2、当小小设计师:你能为学校的操场设计一个绿化面积是15平方米的 三角形花坛吗?请你以厘米为单位在图中空白处设计绿化带,看谁设计的合理漂亮。

3、[在拓展练习中,一方面注重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重点,另一方面又注意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量红领巾底和高求红领巾面积,为学校的操场设计一个三角形花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等实验活动,达到掌握图形特征和面积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按照这一教学理念,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操作、讨论、讲解、归纳的方法,让学生既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又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索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一开始,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计算,并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教师拿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问:这两个三角形哪个面积大?学生显然能直接看出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大,接着教师跳跃性地提出问题:“大多少?”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提出必须先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学中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试验观察就说明每种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师要善于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参与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自己想问题、寻方法、得结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材料,因此,本堂课我设计了两个实验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实验一:让学生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思考并分析三角形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关系,学生发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实验二: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在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剪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拼试试,让学生动手操作时,一方面启发学生把三角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并通过填表、观察,发现规律,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拼的,然后用计算机动态演示拼的过程,“重合、旋转、平移”,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及其对图形的位置变化的影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练习设计中,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然后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顶点在平行线上移动,使学生清楚地看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同,但是面积都相等,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创造还给学生,使课堂焕发生命力,才能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生创造。

总评: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逐步“会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参与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效果。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王伟老师整节课的教学具有开放性和指导性,在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数学素材,是学生熟悉的、经历过的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形成跃跃欲试的态势,促进了学生探索意识的形成。学生探索的素材,是学生课前自己寻找的所需要实验的素材,在课中由学生自己自行确定其研究方案,真正实现了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学生参与的每一个活动,每一次讨论,每一个思考都是自觉的展开与进行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互动,王伟老师的数学课堂成为了学生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的天地。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7

教学内容: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面积的计算。课本P47--P49。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正好是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结合实际正确选择条件,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3、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渗透图形变化的数学思考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剪拼的还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三个图形与三对三角形、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建立基础。

昨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是通过沿高剪割、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后推导出来的。(演示推导过程)这样我们就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成了已会的旧知识。(板书:转化)

我们今天也要应用这个思想来学习新知识。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

三、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多媒体屏幕出示3个三角形。放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就是多少面积?

(1)、分别说说这三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2)、请你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这3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不满一个的,都按半格计算,小组里分一下工,每人数一种。看哪个小组数的最快)

边数边思考:

(1)。如果以水平方向的边为它的底,那么高在哪里?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2)。并且请你根据所得的结果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

思考题交流。

师:那么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你想转化成怎样的图形?

1、尝试操作

每个学生放有九个图形,其中六个三角形。请你剪一剪,或者拼一拼。看看三角形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要求:每个人做一次剪的实验、做一次拼的实验,小组长进行一下分工。

交流:通过剪一剪,或者拼一拼,你发现了什么?汇报剪的情况。

(1) 请学生把自己剪的图展示在投影仪上。说说你是怎样剪的?发现了什么?

根据剪的情况,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2)交流拼的情况,说说你是怎样拼的?通过拼一拼,你又发现了什么?

展示在投影仪上。根据拼的情况,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出示平行四边形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学生总结并回答前面学过的内容。(数表格的方法,割补法,直接测量底和高进行计算等等)

师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

二、指导探索

(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面积你会求吗?图中的几位同学它们在讨论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讨论,拿出学具分小组讨论)

分析:如果我们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平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2、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教师出示场景二)

3、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4、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

(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5、用锐角或者钝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主拼图)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半

6、归纳、总结公式。

(1)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7、提问并思考,强化推导过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 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三角形面积=底×高÷2

8、教学字母公式。

引导学生回答: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二)、应用

1、教学例题:

红领巾分底是 100cm,高 3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完成做一做

三、质疑调节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

(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反馈练习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30厘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2)一个三角形的高是7分米,底是8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米。

(二)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7)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8)三角形的底越长,面积就越大。(× )

(9)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6倍。(√ )

五、作业:85页做一做和练习十六第1、2、3、4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例1… …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100×33÷2=1650(cm)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及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板书设计

教后记

教和学的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练习

二、总结一、第5题

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二、第6题

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底6cm,高3cm;底3cm,高6cm;底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高18cm。

三、第9题

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四、第10题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五、思考题

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93~94页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学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提高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逐步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提高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三角形的面积的练习。通过这节课的练习,第一要让你们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第二能运用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要看一看,比一比,哪些同学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学得扎实,学得灵活?

二、基本练习

1.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积吗?(练习二十第3题)

动手操作:画出已知底的高。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其余学生作点评。

教师在以上图形中填入底和高的数据,学生口答三角形面积。

2.课本第93页练习二十第4题。

(1)引导分析:要求种这片草坪需要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

(2)学生讨论后交流。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订正。

2.课本第93页练习二十第6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自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3.课本第94页练习二十第8题。

(l)学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理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

(2)看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三、巩固拓展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12厘米和l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读题,弄清题意。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底和对应的高。

(2)观察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猜测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底和对应的高分别是多少。

(3)学生讨论、交流,共同解答问题,然后组织汇报。

2、课本第94页练习二十第9*题。

(1)教师出示题目。

引导观察,要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相邻两边的长度。

(2)学生独立解题。

(3)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3.课本第94页练习二十第10*题。

(1)引导学生观察:A点是中点,把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平均分成两部分,即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了两部分。

(2)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阴影部分面积和大三角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大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组内交流解题方法,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4.通过抓不变量解决图形面积问题

下图中三角形ABD的面积是20cm2,BD的长为5cm,DC的长为3cm。求三角形ABD的面积。

学生看图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尝试解答。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三角形ABD的高,也就是三角形ADC的高。

三角形ABD的面积

BD边上的高鈫捳飧龈咭彩侨切蜛DC的高

BD的长三角形ADC的面积

DC的长

规范解答:h=2s梅aS=ah梅2

=2脳20梅5=3脳8梅2

=8(cm)=12(cm2)

答:三角形ADC的面积是12cm2.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面积教学课件 篇11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引入语:明年“六一”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队,学校准备做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屏幕出示红领巾图)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2.分组实验,合作学习。

(1)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或剪拼。

屏幕出示讨论提纲: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3)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锐角三角形)(两钝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两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课件演示: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各种已学过的图形。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归纳公式

(1)讨论:

A、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C、你能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因为:三 角 形 面 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 角 形 面 积=底×高÷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生:……

师:如果用S表示三 角 形 面 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 角 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

同学们真了不起,得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用这个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指板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有了公式,下面我们可以帮学校解决问题了。(回应引入问题)

1、(屏幕显示)出示85页例1: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师: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强调“÷2”这一关键环节)

2、独立完成P85做一做。

完成后交流、讲评。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课本86页的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下图:

2、课本86页第2题:你能想办法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3.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

(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5)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求右图三角形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

①3×2÷2 ②6×2÷2

③6×3÷2 ④6×4÷2

5.做课本86页第4题(然后汇报、评讲。)

要在公路中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见下图)上种草坪。1O草坪的价格是12元。种这片草坪需要多少元?

五、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1.这节课我们探究学习了什么?是怎样探究的呢?(渗透数学方法)

2.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可以用折叠、割补)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本文来源://www.rcw66.com/r/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