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

时间:2024-01-14 作者:日出网

相关推荐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系列。

本文将带您通过多种分析角度全面探究“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设计教案需要注意教学步骤的合理衔接。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让更多人受益!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学具纸片若干(每个学生至少两张纸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平均分。

师:同学们,圣诞节快要到了。圣诞老人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出示情境图蛋糕】要想把这2个蛋糕分给2个同学,怎么分,才公平?(生:平均分)2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分得1个。

【设计意图:创设圣诞节老人为小朋友分礼物的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利用情境中的学习素材可以清楚地揭示分东西时要想分得公平,必须要平均分,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架构数学知识,为后面认识分数奠定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并掌握二分之一的意义

(1)符号创造及介绍。

师:要想把这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呢?(生:一半或1/2)

【若生说一半】师:一个蛋糕,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那能不能也创造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半个蛋糕呢?(让学生进行符号创造)虽然这几位同学表示一半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想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在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表示一半。师:这几种方法,你喜欢那个呢?生:1/2

【若生说1/2】师:你真棒!知道用1/2来表示一半,那你能来介绍一下你说的这个数字吗?(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师:正像同学们想的这样,数学上统一规定用1/2表示一半,先写中间的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1份。接下来,一起写一写1/2这个数吧!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认知冲突,从而自发产生符号创造的需要;学生经历了符号创造的过程,对分数的读法,写法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2)理解1/2的意义。

师:刚才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板贴,用粉笔重点标注)另一份呢?(生:1/2。用粉笔重点标注另一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师:认识了蛋糕的1/2,你能找到学具纸片的1/2吗?【课件出示操作要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①动手折一折,找到手中图形的1/2,并把它涂上颜色;②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得到图形的1/2的。将合作要求再具体点:一折:动手折一折;二找:找到手中图形的1/2;三涂:把它涂上颜色;四说:说说你是怎么得到图形的1/2的。】下面计时三分钟,动手做起来吧!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片,具备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纸片,动手操作。学生操作后,全张展示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1/2?

生:我把( )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修改: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交流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将他们学具纸贴到黑板上】

师:孩子们,请你观察黑板上的学具,你有什么发现?

生:图形不同,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却都能用1/2表示。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2来表示。

师:老师也涂了几个1/2,你们帮我看看我找到的对不对?

出示课件:几个被分成两部分的图形,(有平均分的,不平均分的)。

(3)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对1/2这个新朋友已经非常熟悉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2是什么意思?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2。

【设计意图:理解1/2的意义是学生认识分数意义的基础,在本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环节让学生在认识了蛋糕的1/2之后,动手利用学具纸片析一折、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不同图形的1/2。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大量的直观体验中,学生逐渐加深对1/2意义的理解。在理解的同时,学生用语言充分描迷1/2,逐渐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并掌握几分之一

(1)创造四分之一: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生:1/4。)谁能借助学具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1/4的?(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把圆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学生边说,教师边板贴学生作品】

师:为什么图形不同,折法不同,却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生:因为它们都是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4来表示。)

(2)小结提升。

师:【课件出示:依次出示很多圆被平均分成2、3、4、5、6等不同份数,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这1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几?(1/2),那平均分3份,1份是?(1/3),平均分成4份,1份是?(1/4),这是?(1/5),这是?(1/6、1/7、1/8)

师:继续分下去,还能得到哪个分数?(1/9、1/10、1/11)

还能继续分下去得到其他的分数吗?这样的分数能说得完吗?(生:分不完,这样的分数由无数个。)

(课件呈现)

师总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有了认识1/2的基础,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就相对简单了,本环节除了让学生利用直观材料感知1/4的意义之外,还发挥了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帮助学生想象:可以无限分下去,有无数个分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极限思想,同时可以渗透分数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儿

(1)认识几分之几。

师:我们再来看分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1份是多少呢?2份是多少呢? 3份呢? 4份那你能用学具纸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找到图形的3/8吗?

(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将学生的作品板贴到黑板上。)

(2)揭示分数及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咱们研究出的这么多的数,有成就感吗?比较这些数和以前学过的整数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它有自己的名字分数,是平均分得到的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你能说出3/8的中间这条横线叫什么?分子与分母分别是多少吗?(边说边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以及几分之几之后,黑板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分数素材,此时,介绍分数及分数各部分名称,揭示课题,水到渠成。】

(3)了解分数的由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其实分数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分数的由来) 【设计意图:此处不仅是了解分数的由来,渗透教学文化教学。更是以简洁的方式让学生再次体验分数创造发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课堂中学生进行符号创造的过程很相近,从而学生体会到学习创造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三、拓展应用,内化新知:

师:看到大家学的这么认真,圣诞老人可高兴了,现在他想考考大家,请看题。(出示习题)

四、课堂回顾,拓展延伸:

师: 本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补充: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分数。而是缺少发现分数的眼睛。同学们,这节课后,让我们带上数学的眼睛,走出教室,去发现更多的分数吧!)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2)

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起点远远高于我的预设,他们对分数并非一无所知,而我完全是站在从用“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再到自己折出“四分之一”,步子跨得小,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充分放手,所提的问题缺乏挑战性,空间不够大。但也因为学生的起点高,节省了课堂时间,还使整个课堂生成了些许精彩。

2、折纸游戏认识1/4、2/4 、3/4、4/4。这一环节将折纸游戏局限在只折正方形手工纸。这样局限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也使教学的气氛不够轻松热烈,学生的兴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如果能够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那么,学生的兴致就会更高涨,教学气氛会更活跃,生成的课程资源会更多,学生的认知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3)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 黄静蓉 邮编: [课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六册第6

4、65页的内容。 [教材简解]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六册第6

4、65页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通过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了它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本课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平均分由原来的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突破到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每一份由原来的一部分突破到一个或几个组成一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目标预设]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进一步构建分数“几分之一”的实际概念。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教学难点: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设计思路]

1、创设了小猴分桃的主题情境贯穿全课,将各个教学环节生动活泼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联系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情境中感悟新知。

2、安排了“创设情景---动手操作---汇报交流---比较概括”的教学流程,在学生充分的操作活动后,引导学生比较概括,抽象理解分数的意义。本节课一共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和三次比较:(1)把4个桃、8个桃、12个桃分别平均分成4份,得到这些桃的四分之一。(2)把6个桃分一分,可以得到六分之

一、三分之

一、二分之一。(3)用12根小棒,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

2、1/3等分数。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体验分数形成的过程,在一次次辨析思考中,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逐渐走向丰满和深刻。[教学过程]

一、认识1/4

1、情境导入,复习1/4 师:在一座山上4只小猴子,玩得可开心了,正当他们满头大汗的时候,猴妈妈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呢?(一个大西瓜,一个神秘的口袋)看着满头大汗的猴宝宝,猴妈妈赶紧给他们分西瓜,猴妈妈会怎么分?(平均分成4份)

师:每个小猴可以得到一份西瓜,你知道这一份西瓜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指一块)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教师结合自己的口述,及时进行板书)

2、教学例题

(1)初步认识一个整体

师:西瓜吃完了,可猴宝宝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他们想到了猴妈妈带来的神秘口袋,(电脑回放)其实这个神秘口袋中装的也是小猴子喜欢的水果,猜是什么?

生:桃子。

师:猜猜有几个?不管有几个,我们都把这袋桃子看作一个整体。师:那袋子里到底有几个桃呢?(2)把四个桃平均分成4份。

师:袋子里有四个桃,在这里我们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你打算怎么分? 生:每个小猴一个桃。

师:对,因为有4只猴宝宝,猴妈妈肯定会和西瓜一样平均分成4份。为了更清楚的看出这4份,一般用虚线把他们分开。这里的一个桃就是其中的一份,那这一份就是这些桃子几分之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些桃子的1/4。

师:原来你是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个桃就是一份,每份是些桃子的1/4。

师:谁再来说说1/4是怎么来的。

师:那这一份呢?(要求学生把1/4的含义完整的说一说)看来每一份都是这个整体的1/4。(3)把八个桃平均分成4份。

师:这个神秘的袋子可真神奇。你看袋子里又变成了8个桃。你能帮猴妈妈平均分给4个小猴嘛?(在练习纸上分,并涂出其中的一份,完成填空。)

展示学生的作业,组织讨论: A.每一份涂几个?

B.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一?是1/

4、1/

8、2/4还是2/8?

师:现在你能不能完整的说说这里的1/4表示的意义。独立的说说1/4的含义。

(4)比较:这里的一份有两个桃,这里的一份有一个桃,却都表示这些桃子的1/4,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说明:这里的比较让学生关注每一份里桃的个数虽然不同,但都表示这些桃的1/4)(5)把12个桃平均分成4份。

如果这个神奇的口袋里有12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电脑演示分法),那每一份是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呢?(完整的说说1/4的含义。)

(6)拓展

师:刚才我们将四个桃、八个桃、12个桃都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都是这些桃的1/4。如果有100个桃,也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如果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个桃,但我知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呢?

师小结:看来不管桃子的总数是多少,只要把这些桃子都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这些桃子的1/4。

(7)比较

师:刚才我们帮猴妈妈平均分了桃子,在这之前还分了西瓜,每个猴子都得到这些水果的1/4,比较一下,这两种水果的分法有什么不一样?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得到的1/4是这个西瓜的一部分;把许多个桃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得到的1/4有一个或几个桃。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关分数的新知识。(板书)

(设计说明:但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这次比较,四分之一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认识分数的本质: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几分之一。)

二、认识其它的分数

师:刚才平均分,得到了1/4,还有其它的分数吗?请同学们把6个桃先分一分,再写出不同的分数。

学生练习后汇报自己的想法,得到1/

2、1/

3、1/6。

师:比较一下,这里同样都是6个桃,为什么能得到不同的分数?

小结:看来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每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也就不一样。

(设计说明:上面的环节仅仅认识了四分之一,对于认识几分之一还不够。所以接下来教师请同学们把6个桃先分一分,再写出不同的分数。学生练习后汇报自己的想法,得到1/

2、1/

3、1/6。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第三次比较:这里同样都是6个桃,为什么能得到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每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也就不一样,帮助学生完善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

教师: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看看同学们学的怎么样。

1、填一填、说一说,想想做做1。

要求学生先写,再互相看图说说说说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想想做做3 教师:你打算怎么画? 理解先分一分,再涂上颜色。

3、摆一摆 ,想想做做4(1)拿出12根小棒,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2)师:你拿了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有几根?怎么想的?(3)你还能拿12根小棒的几分之一?

4、操作

(1)用你喜欢的学具表示出三分之一 ①学生操作 ②汇报

③追问:你们选择的学具不同,个数也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三分之一表示?(2)用你喜欢的学具表示出五分之一

四、总结拓展。

教师:今天我们又一次学习了分数,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小结:其实不管是以前的分数还是今天所学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些物体的1/4。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分数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设计说明: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一般建立在具体情境中,因此练习中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但我们的教学如果止步于这里,学生的对分数的认识无法抽象出来。所以在学生操作后,有目的的让学生在抽象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地教学。)

[教学反思]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一般建立在具体情境中,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感悟,建立表象。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体验分数形成的过程,在一次次辨析思考中,使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逐渐走向丰满和深刻。

从课堂教学中发现,表示八个桃的四分之一,有的学生涂了一个,有的涂了两个。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全体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由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这个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认识分数的过程。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先用竖线平均分一分,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学生回答时也要注意指导有序地表达:八个桃的四分之一,把八个桃平均分成四份,一份有两个桃。对学生画图方法和口头表达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材(新世纪版)数学五年级上册p34-35

教材分析: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的产生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本课时则安排“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等各个情境活动,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而为学习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奠定基础,随之,分数从真分数扩展到假分数、带分数。更为分数的系统学习埋下伏笔。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

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市郊,学生的生活经验较为丰富,有极强的求知欲,整体素质较高,基础知识扎实,思维较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习惯良好。在三年级时,学生对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意义就有了初步了解,但对知识的生成、联系及延伸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零”起点,不能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置之不理,要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猜想,大胆放手,加强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对知识的产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练习,尽量让他们对分数的知识有系统化的认识,加强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并能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发展学生数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的三幅图片,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三幅图片——俄罗斯国旗、五朵花两黄三红、平均分成六份的六边形其中三份涂成红色)

问:同学们,你会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些图片中的红色部分呢?请说出它的具体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整体“1”的认识经历由单个物体到多个物体到抽象图形的过程,了解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掌握程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起点。)

引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活动一:拿一拿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1、出示两盒中内分别装有8枝铅笔的文具盒,请两位男生上来分别拿出每盒铅笔总枝数的1/2。

师(问台上的学生):你们准备怎么拿?

生:我把盒里的铅笔的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1份就是1/2。

学生活动,两位男生都拿出了4枝铅笔。

2、再出示两盒内装6枝铅笔的文具盒,请两位女生上来也拿出其中的1/2。

(猜一猜她们会拿出几枝铅笔呢?)学生活动,两位女生都拿出了3枝铅笔。

3、设疑: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情况?有什么疑问吗?请想一想,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四位同学都是拿出铅笔总枝数的1/2,为什么拿出的铅笔枝数有的一样多,有的却不一样呢?

预设:

生1:男生和女生肯定有一组拿错了。(师追问:你认为哪一组拿错了?请上来验证。)

生2:两个男生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一样多,两个女生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一样多。

生3:男生组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和女生组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不一样多。(师追问:猜一猜谁的文具盒中的铅笔总数多呢?)

3、检验:请四位同学分别说出自己铅笔盒里的总数是多少枝,拿出它们的1/2又是多少枝?

4、小结:一盒铅笔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铅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相同(也就是盒中总枝数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数量就相同;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盒中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1/2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相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猜测—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的一个体验数学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造成相同分数即“部分”表示的多少不同,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5、试一试

课件展示,8枝铅笔(五枝红色,三枝蓝色,其中一枝蓝色铅笔是削好了的)

问:你能用什么分数来表示这削了的铅笔呢?

生1:是总铅笔枝数的1/8。

生2:是蓝色铅笔枝数的1/3。

生3:是第一横排铅笔枝数的1/4。

生4:是一个竖列铅笔枝数的1/2。

(设计意图:本练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同一个具体数量它所在的整体不同,表示它的分数也就不同,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分数具有相对性。)

活动二:说一说

1、课件展示小明和小军看课外书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和问题。

问:根据图中的信息,想一想,小明和小军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2、生同组交流后,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随机追问:“如果小军看了50页,小明看了5页,你们知道小明的书有共有多少页吗?小军呢?”

3、小结: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大,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即分数具有相对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比较、分析,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4、画一画

一个图形的1/4是□ ,(1)画出这个图形,生完成后,用幻灯展示各学生的图形。(2)涂出所画图形的2/4。(3)涂出所画图形的4/4。(本练习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理解分数的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基础上渗透分数单位,为学习假分数作铺垫。)

三、知识应用,加深体验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帮助四川人民重建家园,小明捐献了自己的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自己的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说明理由。

2、选一选(课件展示)

一堆糖果的2/5是4个,

这堆糖果会是下面的哪一堆呢?

(本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估计与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逐步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并让学生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都有哪些新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时安排:11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6)

认 识 分 数--几分之一

大坝中心小学 吴月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小组图形(①号信封: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②号信封:3个同样大小的圆)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旅游图(课件一):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请看他们都带来些什么食品?如果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二、学习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操作、初步感知。

①教师揭题(课件二):

a、出示一个蛋糕。

B、提问: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个?

c、讲述: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半个,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②感知理解:

a、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示范1/2的写法)

B、课件将1/2标在蛋糕左半上,提问:①1/2是怎样得到的?②右边一份是多少呢?(指名说,相互说)

③认识名称:分数的每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呢?学生看书汇报(板书名称)

⑵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过渡:刚才是一块蛋糕,如果是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折出它的1/2吗?

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2(教师收集作品2件展示)。提问①折法一样吗?②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只有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⑶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出示图形(课件三):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来表示。

提问:为什么③④图形不能用1/2表示?

2、认识几分之一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1)学生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出①号信封每人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每个小组分别发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

(2)反馈交流。(分类展示)①学生汇报:自己用一句话表述得到的分数;②师将作品帖在黑板上。

(3)形状不一样,为什么涂色部分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3、(课件四):数学乐园,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 (试比大小)

三、探索比较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拿出②信封比一比三个圆片的大小给小组同学观察。

(2)其余3人每人用一张圆片分别折一折,涂出它的1/

2、1/4和1/8。

(3)各组活动,并把你的折法说给组长听

2、汇报:

①指名三个学生分别表述1/

2、1/

4、1/8是怎样得到的?

(师将作品帖在黑板上)

②将这三个分数排成一队怎样排?

③从左往右看,你能发现什么?从右向左看呢?

提问:如果把这块月饼平均分给16人,每人分到多少呢?32个人呢?

3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学会了哪些本领?

2、这些分数都有什么特点?(板书"__几分之一")

五、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找分数。

(1)(课件五):生活乐园,"想想做做"第6题 :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发现什么?

(2)出示实例,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①根据图形填分数(图略)

②根据词语趣味填分数:九牛一毛()千载一时()百里挑一()万无一失()

2、(课件六):智慧乐园,分数产生的相关资料介绍。

3、学生站起来说分数,再走出教室(其余学生鼓掌)

1/4―――1/3――――1/2―――1/2(站起来的学生说理后走出教室)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7)

《认识几分之一》

常河镇中心小学 周晓英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8__100页“认识几分之一”。

学情分析:分数学习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拓展,同时又是后续学习小数的基础。多次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有一些模糊的了解,但都是比较肤浅的,不能把握分数的本质。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组织大量直观的、感性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认识几分之一,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2、能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难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教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直观演示、质疑引导

(1)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纸和一枝水彩笔。(2)每人一张圆片(由教师设计好大小),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知,初步认识

1、故事引入:由熊大、熊二分苹果引入新课。(课件演示)学生指出苹果的一半在哪里。

师小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

⑶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实验操作,全面认识几分之一

1、自主探索,认识1/2。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课件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谈话:这一半苹果是这个苹果 的1/2,那么,另一半苹果又是这个苹果 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指导学生读1/2)

小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学生说)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①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1/2 涂上颜色。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③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 ?

(3)学写分数

谈话:你想写一写1/2吗?该怎样写呢?(“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苹果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标出自己折出的12。(4)认识各部分名称

师:这个2叫做什么?1叫做什么?这条线叫做什么呢?请打开书98页,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这条横线表示什么意思?分母2表示什么意思?分子1呢?(5)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 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设计意图:1/2是最简单的分数,学生也最容易理解它的含义。因此,本节课首先通过各种活动丰富1/2的表象,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1/2。)

2、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⑴联想:师:刚才我们用折的方法表示这张纸的1/2,请同学们想一想:用折的方法除了可以表示这张纸的1/2 外,还可以表示这张的纸的几分之一呢?

⑵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⑶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⑷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1/4)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 表示?

3、深入探究,比较分数大小 (1)听故事,比较分数大小。

究竟是谁吃的多一些呢,熊大还是熊二?(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课件出示同样大小的圆的1/2和1/4,学生比较验证。

你有什么想对熊大熊二说吗?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认识1/

2、1/4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其它分数的含义,进而认识新的分数。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争论、交流,进一步丰富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三、回归生活,实际应用提升。

1、练习,判断阴影部分能否用1/2表示?

(1)、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眼力如何? 看谁判断的准确?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适当的练习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是促使学生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有必要进行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内化新知。)

4、生活中的分数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课件出示)

师:《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生:《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 师: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吗?

生:把《科学天地》再分,黑板版面就平均分成了四份。(2)我们身边有分数吗?学生找一找自己的身上、教室里的分数。

(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本环节搜集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素材,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六、教学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人一个苹果,怎么分呢?”这样一个既富有生活情趣又蕴含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巧妙的在“一半”这一生活经验和“1/2”这一数学知识间架起了一座认知的桥梁,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1/2。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儿童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积极主动的建构对数学的理解,这也正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2、关注教学过程,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强调“经历、体验、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我牢

牢记住这一点,以1/2为突破口,开展了三次动手实践的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并充实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认识。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学会了探索的方法。让“理解分数意义”这一教学难点在动手实践这一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得以轻松突破。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师:把4快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块?

生:每份是2块。

师:把2快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块?

生:每份是1块。

二、探究新知

1、引导探索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好,那么把1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生:每份是一半。

师: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师:出示月饼图,并让同学们说说其他图形一半用分数表示方法。

()()()()

生:用分数表示上图红色部分所占的比例。

师: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

(设计意图:具体数学的一半同学们能说清楚是多少,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

2、拓展

师:请大家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并涂色表示

三、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师: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吗?并涂上颜色吗?

生:动手操作。

师:出示示范图。

()()

师: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呢?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师: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生:因为每一份都相同。

(教学意图: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

3、辨析:下面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请说明理由。

()()()()

四、比一比

师:折(画)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画一画),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生:同学们折(画)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知道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画)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填空题。

1>1

2 4

1>1

4 6

通过课件演示(意图:平均分的分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于是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五、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含义:将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

比较大小:一个物体或图形,只有平均分才可以用分数表示,分的份数越多同,每份就越小,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

教学反思: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活区”认识分数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生活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以往我们在初次教学分数时,总是以单个的物体的进行平均分,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优点是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缺点是这样以单个的物体入手,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受到局限,会导致到高段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时候,对单位“1”难以理解和接受。其实“一半”和“半个”是有区别的,只有“半个”才用分数表示是不全面的。因此,我在分数引入的时候,请学生说身边一些事物的一半,发现日光灯是11个,一半一下子无法说出来。同时一个圆的一半是多少也无法说清。然后,引出“所有事物的一半我们只用一个数表示出来”。从而引入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认为1/32比1/8大,于是课件显示分同样大小月饼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同一长方形的四分之一及六分之一,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干的事情,将知识蕴于动手操作中,在操作、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填空题

个,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是分子,()是分母,读作:

3、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哥哥7个,给妹妹5个。哥哥得这些苹果的,妹妹得这些苹果的。

个,个,几个

份,每份是它的(),写作:。

,写作:,它的分子是(),分母是()。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9)

一、情境导入

师:五一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吗?

生:去了!

师:智慧老爷爷领淘气和笑笑也去旅游了。路上,智慧老爷爷给淘气和笑笑买了四个桔子、两瓶可乐,还有一个比萨饼。想想智慧老爷爷该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

生:分一样多,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对。每份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一分、平均分。)

师:(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头像,取出四个苹果、两瓶可乐)谁愿意到前面帮他们分一下,请举手。(一名学生到前面分苹果和可乐。)

师:比萨饼怎样平均分呢?

生:每人一半。

师:谁来分一分。(指名学生分比萨饼。)

师:让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得的结果,都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生:苹果每个人分2个,(板书2)可乐1瓶。(板书1。)

师:每人分一半比萨饼,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能到黑板上工整地写出来吗?

师:(指1/2)这个数字的面孔有些陌生,请不认识的同学别急。这个数谁知道,怎样读?

生:它是分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你说对了,这个数正是老师要介绍给同学们的新朋友,它是一个分数。(板书:1/2。)

师:读分数时要从下往上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半个比萨饼)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就可以用1/2——这个分数表示。

师:这个比萨饼中有几个1/2?

生:2个1/2。

师:2个1/2合起来就是……

生:1/2,就是整个一张饼。(师补充:用1表示。)

二、探索新知

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材54页“涂一涂”)我们的新朋友1/2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它想请同学们在这些图形中找到它并用斜线把它涂出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涂出它们的1/2 。(师指名学生到前面的题卡上涂。)

师:请其他的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涂一涂。(生练习,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帮他检查一下,他涂得对吗?

生:对。

师:我们的新朋友1/2看同学们这么快就找到它,有些不服气,给我们提一个问题。

师:(指投影上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看这些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却都能用1/2表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这些图形的一半。

师:看来1/2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

师:淘气、笑笑想和智慧老爷爷共同分享比萨饼,看来我们要重新分了。

师:(出示圆片)这回我们该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几份?

生:三份。

师:(将笑笑头像贴到其中一份里边)这块给笑笑的,同学们看笑笑得到比萨饼的几份?(生:1份。)

师: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1/3 。(师板书:1/3。)

师:为什么用1/3表示?

生:因为比萨饼被平均分成三份,笑笑得到其中1份。

师:(把淘气的头像贴到另一份中)那笑笑和淘气两人得到这个饼的几份?

生:两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2/3。(师板书:2/3。)

师:(在剩余的一份中贴上智慧爷爷的头像)智慧老爷爷问:“我们三人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呢?”

生:3/3,也就是1个饼。

师:吃完了比萨饼,智慧老爷爷邀请我们玩折纸游戏。请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纸,现在我们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怎么折呢?快动手试一试吧!(学生自由折,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展示折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彩笔,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想想你涂色的部分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师巡视。)

生:我涂了一份,用1/4表示。

师:有没有和这位同学不同的?

生:我和同桌合作每人涂了一份,共涂了两份,用2/4表示。不过,我们还有个发现,就是我俩涂的正好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一半用1/2表示,所以我猜2/4=1/2。

师:(惊喜地)真该为你们的发现鼓掌。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我们都该感谢你们!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涂出了这张手工纸的三份,用3/4表示。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想像他这样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

……

师:多么完整又清晰的回答啊!你也让我们有了新收获,感谢你。

师:(指黑板)像1/3、2/4 、3/4、4/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你们还能举出几个分数吗?

生:7/8 、1/10、3/9 、16/17……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得完吗?

生:不能。

师: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接近了分数。同学们,分数和我们身体各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名称。如:(师用尺画横线写)3/4,写分数时我们要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这条横线的名称是分数线。然后写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的分数,名称是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分子。看3/4,谁能像我一样,介绍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师:(把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队,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分数超市举办超市大赢家活动,答题赢购物卡。比一比哪队赢的购物卡最多,哪队就是超市大赢家。

(一)课件出示各种水果按钮,由各队自由选择,每个水果按钮链接一道必答题。

必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两张购物卡。

1.教材5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

2.教材55页3题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要在平均分基础上产生。

3.教材55页第4题。

(二)课件出示蛋糕和果冻,后面链接抢答题。

抢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三张购物卡。

1.考考谁是火眼金睛?(下图中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两幅图通过移一移,都能转化成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对学生渗透数学中转繁为易的思想。)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一半用1/2表示。

生:我知道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还知道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师:我们今天对这个新朋友还只是刚认识,随着今后的学习我们会更加熟悉它,并熟练使用它。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教案(篇10)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执教者

嫩江县第一小学 滕中华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认识分数》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

三年级的学生对整数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对分数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听说过二分之

一、三分之

一、七分之五??等等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但还一直没有正式接触过。今天这节课是学生的思维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与飞跃,是一次“群体分”到“个体分”的一次过渡。学生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如平分一个蛋糕,平分一个西瓜??但是不会用分数来表示。此时,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本节课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学习引导、促进、合作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下去。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知识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节课中主动地学习,开展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基本理念、学情及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

1 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意义,从而引出几分之几。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会表示简单的分数。

四、教学流程

目标设定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多样的、有效的数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出新知。

1、创设分糖果的情境,导出“平均分”。

师:同学们,淘气和笑笑是我们最要好的学习伙伴,今天他们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我为他们准备了些糖果,快来给他们分一分吧!有10块糖果,怎么分才能让他俩都高兴呢?请同学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糖果分一分吧!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即公平又迅速。分完请坐好!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师: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这样分公平。

师:要想分得公平,就得怎样分? 生: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

2、创设分苹果的情境。

预设一:

2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把10块糖果平均分给了淘气和笑笑,刚在老师有个难题,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我这只有一个苹果,要公平地分给她们俩个,我就不知道怎么分了?快点帮帮我吧!请同学们拿出我为每个小组准备好的苹果试一试,看看怎样分才算公平?在用小刀分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安全,别让刀伤着手!听清要求了,现在开始分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最公平!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苹果。

师:到各个小组间巡视,时而参加到某个小组的活动中。

生:通过活动后汇报——要想分得公平,就得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半,每个人得到这个苹果的“一半”。

师:(到各个小组检查完之后,对每个小组分得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然后选一个分得最平均的苹果拿到前面)同学们,我们看像这样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我们怎样来表示呢? 生:用“一半”来表示。

师:那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 “一半”吗?

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示“一半”。(一边表示一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示的)

师:(对学生的不同表示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同学们刚才用了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等形式来表示“一半”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数去表示一下“一半”呢?

生:能!用1/2来表示。(学生阅历多的同学会说出来)

师:你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对,“一半”就是用1/2来表示!像“1/2”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就用分一分的方法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预设二:分苹果的情境相同。只是在分完苹果后,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每个人得到了这个苹果的1/2,那么老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走——

师:你可真聪明啊!没有学过你都会用这样的数来表示了!你知道这叫什么数

3 吗?(生:分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爸爸教我的/我是从书上学来的??)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你说得很正确:像“1/2”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分数。然后揭示课题。

师:现在你已经知道了“一半”用分数“1/2” 来表示,那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下“1/2”吧!看哪个小组表示的方式最多,老师就参加到哪个小组里去。开始吧!

师:(生小组汇报之后,师向学生置疑)关于1/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师:你们都没有,那我有一个问题——(师手里举着半片树叶和半个大长方形)这两个图形的阴影都用1/2来表示,可为什么不一样大呢?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1/2表示的是物体的一半,但不同的物体,一半是不一样大的。探究新知

由1/2引出几分之一。

师:像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用分数1/2来表示。那谁再来说一下“1/2”表示什么含义。(生:1/2表示一半,或者有的说“1/2”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你说得真棒!那请同学们看一组题。(课件出示:下列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能用1/2表示。)生:认真思考并给出答案。

师:(指着一个被平均分成三份的图形说)你为什么不选这图形呢?(生:因为这个图形没有被平均分成两份。)那被平均分成几份了?(生:3份)那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怎样来表示呢?(生:1/3)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你太聪明了!同学用自己聪明的智慧不但认识了1/2,现在又认识了1/3,那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生:一一说出自己想认识的几分之一)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去用自己喜欢

4 的方式来试着表示一下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吧!老师看哪个小组表示的好,老师就会成为那个小组的一员。(生:积极地表示着)

(请学生选择学具图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几分之一,然后把学生表示成果在小组内展示。并把优秀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2、由几分之一引出几分之几。

师:(指着学生表示的作品,让学生一一说出自己表示的是几分之一。)(然后,师指着这几个几分之一说)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这几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生:横线上面都是1。)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准确。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这几个分数都表示什么呢?(生:一一说出答案。)那像这样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可是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把一个物体平均分了之后,表示的不是其中的一份,而是几份的数,那我们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呢?(生在老师的启发之下能说出用“几分之几”表示。)

师:那你还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再来表示一下“几分之几”呢?(生:热情洋溢地说:“能!”)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下“几分之几”吧!

生:用学具表示出几分之几,然后在小组内展示。

师:把优秀作品展示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自己表示的是几分之几,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示的。生:到前面指着自己的作品说。

师:(把学生说出的“几分之几”板书到每幅的图的下面)同学可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又认识了几分之几。那么谁再来说一说“几分之几”表示什么呢?

生:说出几分之几的含义。

师小结:像这样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数,都是分数。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5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身体的各部分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那么分数也一样。你们想不想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呢?(生:想!)那好,请听清老师的要求:把书打到第58页的内容,阅读数学书中有关信息,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同时小组讨论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汇报自学成果。老师要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气氛浓,老师就请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好!开始吧!(师此时下到各个小组中,积极地参予到他们的学习中去。到每个小组都问个问题,并参予到他们的讨论中,激起学生们学习的高潮。)

师:谁愿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作例子来说明一下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谁想说谁就主动到前面边板书边做个小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

生:勇敢地到前面边写出一个分数3/4,然后指着这个分数说——上面的“3”叫做分数的分子,中间的“——”叫做分数的分数线,下面的“4”叫做分数的分母。

师:下面的同学对这位小老师的讲解满意吗?(生:满意!)那好!通过刚才的动手实践——你所表示的分数,谁能说说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线分别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汇报。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分数的分数线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生:同意)你说得非常正确,你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孩子,老师要向你学习!

师: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那我们怎样来读分数和写分数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我们是按照从下往上读。

生:我们是先读分数的分母,再读分数线,最后读分子。

师:还有不用的意见吗?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在读分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的顺序。比如:6/7我们读作:七分之六。现在出示一些分数大家来读,谁会

6 读谁就站起来读!

生:(热情很高地积极勇跃地站起来读)师:认真地听并及时纠正错误。

师:同学们真棒!都读对了!那我们又怎么来写分数呢?谁愿意到前面边写边说?(同时组织下面的同学认真听,认真看。)RCW66.cOM

生:(一边说一边写出一个分数)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是先写分数线,然后再写分数的分母,最后写分数的分子。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刚才看到老师就是这样写的!

师:啊!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先写分数线,确定了分数的位置,然后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同学们,记住了吧!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右手的食指,老师说分数,你来写分数。(练几个后,再在本上写几个)

师:同学们,你们凭借着自己聪明的智慧,已经学会了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了。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佩服你们!现在,老师奖励给你一个自己赞美自己的机会!

生:(竖起大拇指说)I` m so smart!(我真棒!)新课置疑。

同学们,学到现在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巩固练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和分数做游戏吧!(课件出示练习)

(一)(智慧大闯关)挑战第一关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挑战第二关

1、说一说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挑战第三关

1、教材第55页第四题。

2、想一想

(二)说出你知道的生活中的分数 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汇报学习收获 布置实践性作业

六、板书(略)

本文来源://www.rcw66.com/r/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