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时间:2024-01-11 作者:日出网

相关推荐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5篇。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1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近年来,随着农村发展的迅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我校开展了一次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远程培训学习,我在此次培训中参与并获益匪浅。


在本次远程培训学习中,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教学。这种远程教学的方式,打破了地理、时间的限制,让我能够在不离开家乡的情况下,获取专业教育资源。在视频直播和网络录播的教学模式下,我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远程培训学习还提供了在线交流互动的机会,通过网络讨论和QQ群的互动,我能够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和问题探讨,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在远程培训学习中,还开展了一些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通过录制的教学视频和教材阅读,我得以参与到实际教学中的观摩与评论。这种亲身参与,使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在案例分析的环节中,还邀请了一些优秀教师进行经验分享,他们的教学案例都是在农村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实用性极强。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教学方法和策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在远程培训学习中,还开展了一些专题讲座和针对性课程。专题讲座涵盖了多个教育领域的知识,如心理健康、班级管理等。这些讲座既是对课堂内容的深入解读,也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而针对性课程则是根据不同教师的需求,量身定制的一对一辅导课程。例如,我对课堂设计和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困惑,通过针对性课程的学习,我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我认为这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是一次极具意义的活动。通过远程学习,我接触到了从未接触过的教育资源和专家智慧,拓宽了教学视野。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专题讲座和针对性课程,我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为农村的中小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2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范例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达州市20xx年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培训的好处在于教师对讲座中未能领会的内容还可以反复观看,并及时上网搜索、浏览、下载同类学习资源,多角度探查后揣摩、领会,如此的便捷与超大的信息容量是传统讲座所无法比拟的。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教师主体的参与。教师在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中实现自我建构,这正是网络培训所独有的魅力。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标准的理解更趋科学与理性,也“逼”我学习了不少电脑知识,让我的生活在忙碌中充实。借此机会,我对在酷暑中指导我学习的老师和学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广大农村中学硬件设施落后,信息闭塞,教学资源缺乏,加之家长自身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对学生学习不够重视,有的家长在孩子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这些导致了很多农村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较窄,语言表达能力差,自主活动性差,讨论活动不够积极活跃,有的甚至有厌学情绪。

农村的教学环境要求农村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利用现有条件完成好农村语文教学。教师要转变观念,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紧张短缺的情况下,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意义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们若能理解新课程新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不断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必将收到始料不及的效果。具体而言,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结合学生实际,推行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兴趣,逐步提高。鉴于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水平,现行语文教材有许多内容并不符合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难度,更重要的是不切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广大农村中学的学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以致从根本上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甚至出现有学生感叹“语文课什么也没能学到”的尴尬局面。所以,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合理地设置课堂学习目标,真正做到日有所获,月有所得,才能使学生重拾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例如:我在讲授《背影》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有关音乐的内容”,教学难度比较大。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为此准备了相关的音乐,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在播放音乐时,学生非常用心,对此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又如:在上《水调歌头》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月亮所代表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朗读这首词,让学生谈谈这首词中作者表现了些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表现了“思念”,有的学生认为表现了“离别”,有的学生认为表现了对生活的乐观等。在教学中,等学生谈论完了,这首词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实现了,为了深化对文章本身的理解,可以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找出文章中最让他感动的一句话,并说明理由。这样即使学生弄懂了文章,培养了情感,又使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思考,有话可说,同时自身的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必须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我们可以把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作一定安排。早晨上课前半小时由语文课代表负责,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使学生在听觉中受到文学的熏陶,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课时,要求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描绘自然风光、忆自己童年、讲家庭亲情、说有趣笑话、诵优美诗词。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还可组成学生评委,对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记入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单;晚餐的时候,我们可在校广播室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诗词评讲、散文欣赏等。课后,老师可以印发课文相关资料,如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题材或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导学生课外自读。

课余时间或者作文课上,积极开展时事话题讨论。近年来的初考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为此我常常将报刊中的.社会讨论热点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并让学生在讨论后整理成文。例如:“十八岁了,还该不该由父母负担生活”、“科学家和明星”、“新时代下雷锋精神”、“非典带来的思考”“汶川地震为什么破坏力那么大”“舟曲泥石流发生的原因”等等。这种讨论看似与应试无关,占用了不少课堂时间,实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效果尤佳。

第三,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走出教材课堂,参加社会参观访问和调查研究,积极拓宽学习视野。《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毛泽东曾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农村语文教师的身边,还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课程资源,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民情风俗、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色。例如在教学了《珍珠鸟》一文后,我们可组织学生去调查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珍贵的动物?它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有没有遭遇人类的迫害?在调查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记录,拍摄照片,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发挥资源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农村初中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语文实践能力。

第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话剧,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素质。以七年级上册为例,书中有许多篇目比较适合用来表演课本剧,比如《古代寓言二则》、《七颗钻石》、《皇帝的新装》等,学生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课文,然后讨论写出自己小组的表演剧本。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要大胆创新,写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上课时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全部表演完成之后全班评出表演得最好的小组。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同其他观众同学要做好记录,表演结束后,每个人都可以对表演者的表演做出点评。

在课后,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等都是学生的用武之地,我们把学生写得好的,哪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成立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招聘小记者,积极引导学生把校园中的新面貌、学生中的新事物诉诸笔端,登在专栏板报上;指导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级写作竞赛;开展作文写作评优活动;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培养农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总之,此次培训只是新课程教学的引导,探索的路很长,实践中的困惑又会成为我们继续的课题,我坚信一路走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会充实更多的能量,会坚实前进的脚步,会看到多彩的果实……,我还会进一步深入、扎实地探索,为教育的改革尽一份力。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3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参加了这次全员的远程培训收获很多。经过今年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很有帮助。自己也认识到了,随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而现代教育观念的树立,正是教师的立教之本,确立现代教育观。

这次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具体收获如下:

一、通过师德培训:使我认识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容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注重细节,充满师爱,从细微处入手。充分了解、关爱每一个学生。

二、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树立了课改意识,贯彻到了教学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教师的观念改变是关键,首先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即改变以前“教师讲授学生接受”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四、在教学中学会反思。我认真教学,在反思中学习,反思中进步。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五、多读书,读好书。认真阅读学校订阅的教育教学刊物,认真写读书笔记。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

今后像这样的培训一定要多参加,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4

这次,我有幸参加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这次培训让我觉得充实而愉快。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

一、服从管理,认真学习

在学习期间,我认真履行培训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积极主动的做了很多相关的工作,如学习教育理论、做随堂笔记、听专家课、答疑、攥写教学反思、参与论坛、案例大赛、阅读简报等等。随着课程深入研究,让我重新审视我的学生和我的育人理念:教师真诚的爱更会影响、感染、爱护每一个学生,这份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让干涸的心灵不再缺少雨露,让阴霾的日子不再缺少阳光。学习期间,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一名现代的好老师,尤其是当前课改下的好老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培训期间,我参与了五个模块的学习,每个模块里都有专家教育科研理论方面的讲座,他们精辟的论述、睿智的观点、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还有优秀教师的课例,让我更直观的学习到站在第一线教师应有的面貌和方法,使我从观念上、理论知识水平上和教学方法与技巧上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

三、在学习中交流

我非常珍惜这一次的培训机会,也感谢领导给我们偏远教师提供了一次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学到各位教授和最新的教育理念。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自己欠缺的知识,这其中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还有师生间沟通的技能技巧等,同时非常感谢各位教授、各位老师辛勤的付出,正是有了你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的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唱歌教学中,我会结合实际,运用这几天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尽量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习中,也结识了很多专业上的伙伴,我们也进行了很多沟通交流。我庆幸自己拥有这次机会,我也很好地把握了这次机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总之,这次培训对于我将有很大的帮助,有付出才有回报,有工作才有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钻研、努力学习、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忘我工作,在音教的道路上,即使将来有风有雨,我也将披荆斩棘,踏歌前行。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5

自参加了2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俗话说得好“千载难逢好机会。有机会,就要好好地把握。”所以我十分珍惜这次远程培训学习的机会,自从参加“国培”学习的第一天起,我就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在电脑进行听课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观看、专心聆听视频中专家们的专题讲座及课例中教师们的精彩授课。观课听课的同时,我还认真地做好学习笔记、发表评论或留言和完成各项作业。而且我还从各省市县的学员们的课程留言、班级沙龙评论中以及学员们的作业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开阔自己的视野。

对于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理论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这次远程培训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使我们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参加了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之后,我的教育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对今后教学中惯彻、实施课程改革精神及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无所适从,有很多时候,我也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就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听课、学习感悟中豁然开朗。无论是教授们的专题讲座,,还是课例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授课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都令我赞叹不已。他们“以学定教,关注学生促进发展”或是“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的教学观念都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他们在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课堂上和蔼可亲的教态,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动之以情的引导,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我想:他们如此娴熟的教学方法,是与他们刻苦钻研和教学实践密不可分的。他们之所以能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是因为他们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真所谓“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啊!

在专家、教授的讲座中,提到教师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的问题,以前感觉这些理念都是空洞的,又觉得是那样的触手可及。记得有个专家这么说“你要做个好老师,首先要真诚的去爱学生,在你的教室里面不应该有盲点,你的爱的目光应该扫过每个角落,他们都是你的孩子,要努力让他们都爱上你,爱上你的课,即"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其实还不够,他们听你的,成绩好了,自信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师的职业神圣之处。”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科学家和发明。,而那些科学家、发明家小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天才。我们的教育也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发明家,而是社会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

狄雁教授说得好: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是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因此他们认为教师、学生及科学课堂教学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把学母语的那种感悟能力自觉地运用到学习其他语言当中。老师要尽可能搜集各方面的东西,提供信息源,制造信息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要因地制宜,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但像我们农村学校,教学设备不齐全,教学环境不如城市,学生素质也不如城市的学生,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更坚重了,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自己的教学阵地,为学生创造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素质,同时也提高自己。

感谢“国培”这一平台。虽然这次远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培训学习,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观念,新教法,新学法。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此同时也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知识更新是必要的”。因此,我将以此为起点,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本文来源://www.rcw66.com/r/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