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馆观后感(范本11篇)。
展览馆观后感 篇1
还记得去年清明节那天,我们去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通过实验东路,我们来到了千秋广场。一进广场,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他们有的背着腰,弓着背,随时可以给敌人来个沉重打击;有的爬上城楼,浮雕左右还有着革命烈士的雕像,他们表情庄重,有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我从他们那嘴角露出的一丝微笑,仿佛是在为看到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而兴畏吧!我们通过西边的小路来到了纪念馆的院子里,那儿花草树木长得十分茂盛,苍松翠柏格外的绿,他们象征着烈士们与天地共存的正气。纪念馆
顶上有着一个红五星。面对正门,有一个大屏风,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反面写的是什么呢?走进纪念馆,我们先来到了西厅,里面有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墙,这仿佛象征着烈士们一尘不染的高贵品质。柜台里有他们的事迹简介。
走进正厅,我才知道,后面写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墙上有这遗像和照片,但会大部分是遗像,少部分是照片,还有些是人们根据映像画出来的。
走进东厅,我看见了烈士们的遗物,粗糙的工具与已经变成暗红色的血衣,我看到这,好像可以看到革命烈士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战斗、吃饭。
走出烈士纪念馆,我想:革命烈士们为我们将来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展览馆观后感 篇2
四月五日,春暖花开季节,我也带着一份兴奋心情,在菏泽市博物馆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马硕山师生画展,说实话对于我这种平时没什么艺术细胞人来说,这真是一种独特享受,更是一次难得增加艺术修养机会。这次画展集结了多位有代表性画家作品成此画展,他们绘画语言和风格给我们带来了一次视觉上盛宴。
这次展出都是大幅国画,画作中透出一种宁静美,回归大自然美。景物中有自然风光,有农家乐,有花鸟……刚进入画展就给人一种既轻松又厚重感觉,马硕山教授画运用了朴素、简洁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现代构成理念,用笔劲健有力、含苍带润,墨韵平和淳厚,欲露还藏。以清幽古雅品性,传递出一股浓郁纯正文化气息和盎然古意情怀。
印象比较深刻是我们九三学社社员杨文彬(菏泽市博物馆馆长)画,展出十余幅作品大气恢弘,颜色艳丽,无论从风格还是意境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感觉一幅作品是否引起观者瞩目,除了画者绘画艺术水平外,也与观者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分不开。观者感受和画家旨趣,可以不尽相同,仁智之见,或可互补;二者若能一致,倒是应了一句古语:“会心处,不必在远”。
总之,非常感谢博物馆和九三学社给了我这么好机会能体验到这么美妙画展,也希望有更多机会能加入到其中体验不同乐趣,更多更深地领会艺术魅力。
展览馆观后感 篇3
“呜呜!”开往陕西西安的火车开动了,我和爸爸去西安喽!
到了,西安火车到站了!我和爸爸去了西安一个非常著名的博物馆,它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唉?别的博物馆都是什么什么省博物馆,而这个博物馆怎么不是呢?是不是它写错了呀?并不是,它这样命名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是世界级的博物馆。大家都知道,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西安历史博物馆就收藏了很多这些朝代的宝物。所以它的内涵和意义已经不是“陕西省”可以容纳的了。
馆内有许多稀世珍宝,比如,战国至秦代的杜虎符,杜虎符是用来调动军队用的,皇上和将军各有一半,需要将两半虎符合起来才能调动军队,出兵打仗;战国时期的金怪兽;秦朝的兵马俑,唉?兵马俑不是在秦陵么,当然是了,只有比较出众的`才会在博物馆展出;还要唐代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唐代的三彩女立俑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和战国时期的金怪兽。镶金兽首玛瑙杯为唐代的文物,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何家村,高6.5厘米,长15.6厘米,乳白色,由玉石和金组成,造型独特,通体晶莹鲜润。金怪兽,陕西神木纳林高兔出土。战国器物,圆雕、透雕、浮雕兼施。鹰喙兽身,头生双角如鹿,偶蹄,立于四瓣花型托座上,造型奇特,雕工考究,反映了当时匈奴族金工匠师的高超技艺……
这就是世界闻名的陕西历史博物院。
展览馆观后感 篇4
“哎,晓乐,你看这个,真漂亮!还有那个!”我按耐不住的兴奋,不停地呼唤着好朋友许晓乐,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美的一切与友分享就更美了。我真恨不能多长出几双眼睛仔仔细细的记录下这美丽的画面!
图书室临时被打扮成了书画展,里面各种作品琳琅满目,让我目不暇接,书法、绘画、手工应有尽有,我真是大开眼界。
我和许晓乐,乐的东走走,西看看,不停地比较欣赏着每幅作品。忽然,一只可爱滴小兔子跳到我的眼前,打了个招呼,又蹦蹦跳跳的逃走了,我正百思不得其解,它逃什么呀?一只大灰狼又闯进了我的眼帘,它怒吼着。也许,它是被聪明的兔子给骗了吧!
真有趣儿,我一边想着一边依依不舍的继续前行。这时,许多带有民间特色的作品吸引了我的脚步“三个和尚挑水吃”、“十八罗汉”手工剪纸,《沁园春·雪》的绘画版。作品中的形象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我恍如身临其境。
我正看得如痴如醉,却被晓乐死拉硬拽得继续往前走。到了最后一排,哇!一幅顶天立地的大油画闯入我的眼帘!我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反正比我还高,比我和晓乐并排站在一起还宽。至今,一提起这幅油画,画面还鲜活的出现在我眼前。
这幅油画上,画着一位坐在板凳上怀中抱着婴儿的妇女和几个穿着厚厚的露着棉絮的棉衣的男孩蹦蹦跳跳的跑在炭火周围。屋子残墙断壁,屋外鹅毛大雪飘飘扬扬,北风凛冽。米罐中的粮食所剩无几。一目了然,这就是一个饱经风霜但却充满幸福的家。你看,母亲那充满慈祥的微笑,满含爱意的目光;你看,孩子们围在炭火旁脸上写满的恬静和快乐。他们为什么这样开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幸福。他们不向苦难低头,个个都是快乐的人!
书画展虽然都过去了那么长时间,但一切却还历历在目。这次书画展不但让我欣赏了美丽、有趣的作品,还让我学会了“不向困难低头,做开心的人。”感谢学校组织了这次活动,希望以后经常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展览馆观后感 篇5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不如馆内,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构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不仅仅数量多、种类全,并且品位高、价值广,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史前时期,陕西境内就有古人类活动,从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我们的祖先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告别了蒙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礼貌。那里有蓝田猿人、大荔人、半坡人、华人公认的中华始祖轩辕黄帝......史前人类为了生存,适应自然、同时又坚韧不拔的改造自然,渐渐的在满足生存所需的同时,还创造着艺术,艺术的创作和想象又反作用于人类的思想意识,使礼貌螺旋上升,向更高层次进发。这样的礼貌曙光却是以亿万年来计算的!应对祖先,我们除了敬畏还有什么!实用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同时也萌生了早期的科学,怀着崇敬的心境继续欣赏古人的杰作,毕加索比之那些在陶器上作画的原始人类艺术家的出色作品当会自愧弗如!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最伟大的陶瓷工匠应对老祖先在陶瓷造型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岂不汗颜我们的先人以往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世人惊叹。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礼貌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那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省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礼貌的艺术殿堂。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为我们五千年的礼貌感到自豪。中国人不应当怕暂时的落后,自由的思想氛围、开放而富有开拓气息的社会、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国民素质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一切束缚国人思想的力量都不应在当今时代产生和存在。我们已经失去了几千年的发展机会,此时不进,更待何时所以,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仅仅能够证明一点:我们华夏民族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本事。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当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我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以往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当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参观不仅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并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我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参观历史博物馆观后感600字<五>
基地分会组织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首博新馆于20xx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和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北京国宝荟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那里,我们不仅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从战国时代一向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阿!
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那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五层的民俗文化展最贴近百姓生活,当我们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那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70后的人感到新鲜。结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复又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过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了,从腊月二十三一向到大年三十每一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买年画、贴对联、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春节。老北京的街头满是热闹的景象,街头卖艺人踩高跷、舞扇、杂耍,一片太平盛世,体现了老百姓对平安生活的向往。十分感激工会组织的这次活动,令我们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礼貌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展览馆观后感 篇6
上海博物馆是一个是举世闻名、令人神往的大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左边就是青铜器展厅。里面有400余件青铜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青铜巨无霸—大克鼎。它是公元前一千年的作品,但它的纹饰依然精美。
二楼是中国古代陶瓷馆。陶瓷是我国的一大特色,驰名中外。在展馆中有色彩绚丽的唐三彩,还有景德镇的瓷器。展示了中国八千年来的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顺着楼梯鱼贯而出上来到了三楼。这里是书法爱好者的圣地。这里有着古代书画家唐伯虎、王羲之的真迹。在三楼印章馆,最让人惊叹的是“八仙上寿”印章。几厘米长的个头,上面惟妙惟肖地刻出了八仙的样子。这个印章有四面,每面都能刻出一个场景,生动有趣,美妙绝伦。
四楼是展馆最多的楼层。这儿,有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古代玉器馆,明清家具馆,还有历代货币馆。在玉器馆中有三百多件产品,其中的龙山文化玉人,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在明清家具馆中,有百余件各式各样的家具:桌子、椅子、床等家具用品。在少数民族工艺馆中,有各种民族的工艺品和服饰,美妙绝伦,显示了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大家庭的文化习俗的多样性。在最后的货币馆中,有3000余件展品。从夏代的贝币,到现代的机制币和模具。
上海博物馆博大精深蕴藏着许多历史知识,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身临其境,好好游览品味。
展览馆观后感 篇7
国庆七天,有人喜欢去人山人海的旅游胜地,有人喜欢和家人一起悠闲度过,还有人喜欢找块清静地,放松心灵,把烦恼抛却,而我喜欢去博物馆开阔视野、了解文化。
上海博物馆里有纷繁绚丽的少数民族工艺馆、温润典雅的古代玉器馆、富丽豪华的明清家具馆、见证历史的古代货币馆……
我最感兴趣的便是中国明清家具馆和中国古代货币馆了。
中国明清家具馆里有许多明清时的家具。这些家具有杌凳类、椅类、桌案类、床类和屏风类。这些家具上的花纹都是工匠一点一点纯手工雕刻出来的,所以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工匠有一个地方多刻了一点。制作家具的木材也是独一无二的,做家具常用的木材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榉木、红木和瘿木。
中国古代货币馆里介绍了货币从古至今的变化。从古代的贝币到现在的纸币和硬币,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货币:半两钱。秦国统一中国后,以半两钱作为全国的法定铜质货币。半两钱是方孔圆形,钱上写着“半两”,是指钱的重量。当时“半两”重十二铢,相当于今天的7。5克左右。
以后有时间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一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虽然有时候很无聊,但能增长很多知识,开阔眼界,说不定还会有自己感兴趣或自己喜欢的东西呢。
展览馆观后感 篇8
我们怀着激动的情绪参观了齐齐哈尔市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的讲解员认真,仔细的讲解了从原始社会到解放中国的这段历史。让我们对这段历史又有了重新的了解,有了重新的认识。
博物馆里虽然有些文物是仿造的,但却十分逼真,甚至有些文物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体会一下当时的年代和人文景观。
同学们在听讲解员的讲解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他们不懂和不明白的问题,讲解员认真并且热心的为同学们解答了问题。
历史有时候是神秘的,神秘的让人无法相信。当我们看到一些小石头时,原始人类就用它来切割东西,这有时让我们质疑,但它确实是真的,也真正存在过的,那是我们的人类就很聪明。他们有时候想的办法连此刻的我们也会想不出来。历史也是透明的,什麽事一看历史就明白。例如日本侵华战争,我们一看罪证便知是真事,日本那些右冀势力是否定不了的,因为历史在证明,历史不会欺骗我们。
这次活动很有好处,让我明白了一些以前不明白的事,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受到了洗礼。期望多有机会去参加博物馆,更多了解人类,了解革命烈士,了解历史。
展览馆观后感 篇9
我在暑假里去过是上海博物馆,它在人民广场那儿,它旁边有上海大剧院和市政府大楼。
上海博物馆的顶是圆的,下面是方形的,爸爸说是因为有“天圆地方”之说,它整个都是土黄色的。博物馆的面积很大,文物有十几万件之多。
上海博物馆一共有5层楼,每一楼有3-4个展览场馆。如:玉器馆、陶瓷馆、书法馆、绘画馆、家具馆和青铜器馆等。
其中我最喜欢钱币馆,因为它很有趣,有像古代的刀和铲子的钱币;像“空方圆”的铜钱;还有各种纸币和白银。
那里太大了,我只看了其中一些场馆,还有一些没看,我以后会再去参观的。
小朋友,你去过吗?
今天,我和爸爸参观了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人民广场中央喷泉水池南面,它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12万件,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
青铜器看上去又脏又旧,可是在古代中国,青铜器是贵族用于祭祀、礼仪交往和宴请宾客等活动的“礼器”。
这里的每件藏品都十分珍贵,有世界闻名的大克鼎、编钟、王冕的墨梅图,唐寅的杏花仙馆图,吴昌硕的花卉册,王曦之的上虞帖等等。在这里还能看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呢!
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展览馆观后感 篇10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艺术才情和积极向上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内容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我本带着一种沉重工作心情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心情马上激动起来。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画,那更不用说了,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兴趣。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那些杰作,使我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己狭隘,认真汲取知识养分,在文化海洋中徜徉!
展览馆观后感 篇11
今天,学校组织大家去顾村公园博物馆参观,我开心极了。
下了车,大家进了博物馆。一位年青的阿姨走了过来,给大家介绍了各个区域的风俗风范。第一大家来到了宝山馆,看见了一个个小球在管子里起伏荡漾,依据音乐组成音条。接着,阿姨带大家来到了一张桌子前,同学们触摸着屏幕敲锣打鼓,开心极了。然后,大家走到一座古亭前参观,旁边还有一个玻璃橱,里面放着几块刺绣布。接着大家来到了中国馆壹区,在这儿大家知道了古时候和京剧。到了贰区,大家看了很多中国的传统美食,还听了中文、河南话、陕北话等几种语言。
在叁区,大家仿佛来到了一个鱼塘,参观了音乐亭、陶艺园等。接着大家到了欧美区,观看了《奇幻之旅》。在旅游中,时不时地有的宝藏向大家扑来,有的同学还伸出手来接呢!最后大家来到了非洲区。刚踏入区内,第一映入眼球的是一些动物模型。再走进来些,有的鼓架在地上,大家拍啊,敲啊,不亦乐乎。
这次的参观真令我难忘,真期望下次还能来呀!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展览馆观后感网内容,请访问展览馆观后感